539走勢圖50-部桃全院列為紅區
教育部:校園防控措施要比社會其他群體更“嚴”教育部:校園防控措施要比社會其他群體更“嚴” 在今天教育部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當前,全國絕大多數地區疫情防控風險等級為低風險,社會面防控要求相對寬。學校全面開學復課,學生們聚集在一起學習、生活,學校將成為人員高度密集場所,守住廣大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底線,校園防控措施要比社會其他群體更嚴。 王登峰表示,全面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近3億師生將集中大規模流動、大規模聚集,特別是高校開學涉及超過千萬師生跨省份、跨地市流動,加大疫情防控難度和傳播風險。全國不同地區情況差異較大,教育部面向教育系統的部署著力在面上。具體到每個地區、每所學校的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根據當地黨委和政府部署,在點上作出針對性強的細化安排。 王登峰指出,下一步,教育部將加強跟蹤指導。踐行一線規則,跟進各地和學校貫徹落實《關于做好2020年秋季學期教育教學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落實更新版技術方案要求,再排查防控漏洞,再加固防控重點,再落實防控要求,科學精準做好校園常態化疫情防控,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準備。指導各地和學校科學應對突發疫情,快速追溯源頭,嚴格確定邊界,科學高效處置。 同時,將根據境外疫情形勢發展變化和國內常態化防控要求,及時調整完善學校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加強大數據分析應用,確保科學有效。做好全面準備。及早科學謀劃國慶長假期間教育系統疫情防控措施和要求。及早科學謀劃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其他常見傳染病防控。(總台央視記者 柴丹楓)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校秋季學期教育教學工作情況 上半年,教育部準確研判、果斷決策,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快速響應、精準施策,組織廣大師生開展了一場中國高等教育史上和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在線教學,不僅成功應對了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停教、停學危機,而且審時度勢、化危為機,應變局開新局,掀起了一場高等教育領域的學習革命。 總結春季學期大規模在線教學,可以用穩、改、贏、愛四個關鍵字概括。 一是穩。全國所有普通本科高校全部實施了在線教學,108萬教師開出110萬門課程,合計1719萬門次;參加在線學習的大學生達2259萬人,合計35億人次。其中,湖北68所普通高校的5.9萬名教師開出在線課程92.7萬門次,參加學習的學生3.4億人次,我們穩住了武漢高校、穩住了湖北高校、穩住了全國高校。這個穩不是簡單被動的穩,而是體現為三率三度,即教師開課率高,學生到課率高,師生互動率高;教師教學滿意度高,學生學習滿意度高,學校管理有效度高。全國高校教學大數據監測顯示,此次全國高校在線課程開出率達到91%,教師在線教學認可度達80%,學生在線教學滿意率達85%,很好實現了在線教學與課堂教學質量實質等效。 二是改。此次在線教學實現了高等學校教、學、管的革命性變化,主要體現在四個改變:即改變了教師的教,教師教學成就感普遍提高;改變了學生的學,學生學習獲得感大幅度上升;改變了學校的管,學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迅速提升,得到實質性提高;改變了教育的形態,形成了時時、處處、人人皆可學的新的教育形態。很多高校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因時、因地創新教學形式和內容,採用雲答辯雲畢業等形式保障學生如期畢業;利用信息化手段監控在線課堂教學質量,實現了從經驗式、粗放式管理向數字化、精準化管理的革命性跨越。 三是贏。這次在線教育教學實踐,不僅成功應對了危機,而且化危為機,用一場學習革命推動了中國高等教育質量革命。具體來說就是實現了三個轉變,即從新鮮感向新常態轉變,融合了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在線教學已經成為中國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發展方向;從滿堂灌的單聲道向互動式的雙聲道轉變,疫情拉開了高校師生的物理距離,但拉近了師生的心理距離,師生間點對點的交流互動大幅度增加,有效解決了中國高等教育的老大難問題;從教師中心向學生中心轉變,